鴨肉有「」嗎?    轉載自:新竹市南門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/林仲

台灣民間傳說鴨肉有「」,所以長皮膚病的人不能吃,手術開刀的人不能吃,甚至還擴大解釋成凡生病的人都不宜吃鴨肉,

此觀念頗有檢討的必要。

鴨肉應是沒有毒的,我們日常食用的主食與副食品都是無毒之品,否則人們天天吃、一輩子吃老早就吃出毛病了。如果鴨肉有毒,鴨肉為何能與無毒的雞肉、魚肉、豬牛肉並稱「雞鴨魚肉」呢?

那「鴨肉有毒」之說又從何而來呢?查閱古書,從宋代的《大觀本草》開始,都沒有提到「鴨肉有毒」,講「鴨肉有毒」的書可還真不容易找,偏偏本草書中最有名的《本草綱目》云鴨肉「甘、冷、微毒」,這是「鴨肉有毒」之說的一個憑據。但到了清代以後,醫書並沒有附和《本草綱目》的觀念,像清代最著名,影響後世甚深的本草著作《本草備要》認為鴨肉「甘、冷」,已經刪除「鴨肉有毒」的說法。《本草備要》不僅沒說鴨肉有「毒」,還把鴨肉視為有補益的食物,功用為

「滋陰補虛,除蒸止嗽,利水道」。

可是《本草綱目》曰鴨肉「微毒」到底要如何解釋呢?

一講到「毒」,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像砒霜、農藥等類的毒藥,於很小劑量即對任何人都有傷害,其毒害性甚至可致人於死。但是《本草綱目》所講的鴨肉「微毒」的「毒」應非毒藥的「毒」,否則天天吃鴨肉的人豈不全倒光光了。

筆者認為討論鴨肉有「毒」的「毒」應由我們口語對於「毒」的用法來探討。我們言談之間所謂的「毒」常常不是講真正的毒藥,而是意味著這東西對身體不好,一般人往往認為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東西即對身體有「毒」。我們不是常告誡熱性體質的人少吃油炸東西,因為油炸東西對其有「毒」嗎?進食海腥河鮮可能讓皮膚長瘡瘍的病人病況更糟糕,我們不是也常說海腥河鮮對於此類病人有「毒」嗎?適量飲酒對人類健康有益,但對天天酗酒的人而言,酒反而是「穿腸毒藥」。因此口語所謂的「毒」絕非毒藥的「毒」,而是像西洋俗諺
一個人的佳餚正是另一個人的毒藥

的「毒」,這種「毒」不是對每一個人都有害,只有特殊體質或特殊疾病的人會受影響而已。

從前為農業社會,生產力低,吃穿都不好,還要靠大量的勞動力才能生存,體力又負荷過度,故比起現代人,從前人的體質虛弱多了。對一般生活艱苦的老百姓來說,鴨為水禽,鴨肉性涼,吃寒涼性食物對於虛弱的身體猶如雪上加霜,會讓身體更虛,因此台灣先民說「鴨肉有毒」是有其道理的,但這種「毒」並非毒藥的「毒」。一提到進補,國人的觀念多為「溫補」,此觀念即從古代艱困的生存環境而來,由於雞肉性溫,所以國人進補多用雞肉不用鴨肉的原因即在此。

《本草綱目》於「鴨肉甘、冷、微毒」底下的註解提到鴨肉「滑中(令人拉肚子)」、「發冷利、腳氣不可食(寒性下痢及腳氣病的人不能吃鴨肉)」,可知其「微毒」應來自於鴨肉的「冷」,因鴨肉性涼,所以會令人拉肚子以及患虛寒性疾病的人不能吃,

但這只局限於某些人不能吃而已,並非人人都不能吃鴨肉!

《本草綱目》講到對人類有毒性的東西常註解「不可食」「食之殺人」,這些原則人人通用,明白警告所有的人都不能碰這些東西,由註解的不同更可知曉鴨肉的「毒」不是毒藥的「毒」。鴨肉對於虛寒體質的人或許不合,可是對於現代正常人或是體質有火的人來說應是無「毒」的。另外鴨肉並非大寒的食物,對於不合適的人不至於造成大傷害,所以為「微毒」筆者認為應該如此來解釋《本草綱目》認為鴨肉「微毒」的觀念較妥。

鴨肉性涼到了現代社會反而是個優點,這又如何說呢?因為台灣天氣炎熱,社會競爭激烈,人們工作忙碌,生活壓力也大,又習慣晚睡熬夜,喜吃辛辣食物的人口又多,所以體內有熱、有火的人多。體內有熱、有火的人如要吃肉類,吃鴨肉很適合,剛好順便降火氣。不過吃鴨肉時當注意其所加的佐料,例如薑母鴨烹調時加入了酒、薑與熱性的中藥材,吃了反而容易上火。

還有台灣民間說長皮膚病的人不宜吃鴨肉的源由為何?筆者認為此觀念來自於中醫的「發物」理論,中醫認為屬於「發物」的食物會誘發疾病,這也是「鴨肉有毒」的理論基礎之一。但是

台灣民間搞錯了,禽肉中屬於發物的乃鵝肉,並非鴨肉,會誘發皮膚病的為鵝肉,不是鴨肉。

不過大家須知曉「發物」乃人人都能吃,只有罹患某些疾病或是某些特殊體質的人需要忌口而已,像鵝肉營養豐富又好吃,正常人豈能輕易放棄此一美食。

參考資料
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?qid=1105051401011

 

後記:

『鵝肉』
民間至今仍視為發物性食品,歷代醫家也視為大發之物。如明·李時珍曾說:“鵝,氣味俱厚,發風發瘡,莫此為甚,火熏者尤毒,曾目擊其害。”凡慢性皮膚濕疹及瘙癢性皮膚病患者,切忌服食。

 

徐達13321385),天德,濠州鍾離永豐鄉(今安徽鳳陽東北)人,明朝開國功臣,軍事家,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,成祖岳父,仁宗之外祖父。

 

生平

 

至正十三年(1353)參加紅巾軍郭子興部隊,後成為朱元璋手下的一員大將。他有勇有謀,取滁州(今屬安徽)、和州(今和縣)等地,備受朱元璋器重。至正十五年(1355),隨朱元璋渡長江,克采石磯,下太平(今安徽當塗)。至正二十三年大敗陳友諒鄱陽湖

 

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正月,朱元璋稱吳王,以徐達為左相國洪武元年(1368)閏七月,徐達與常遇春率軍北伐,沿運河北上,連下德州通州,八月二日,攻克大都,改名北平府。元順帝攜后妃、太子北逃上都,十一月徐達克山西太原等地,洪武二年三月,進攻陝西常遇春李文忠又攻上都,順帝逃往應昌(位於今內蒙古境內),元朝滅亡。

 

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,徐達班師回朝,朱元璋親往龍江迎接,授予中書右丞相之職,封為「魏國公」,食祿五千,奉命鎮守北平。洪武五年北征沙漠。朱元璋稱讚他:「受命而出,成功而旋,不矜不伐,婦女無所愛,財寶無所取,中正無疵,昭明乎日月,大將軍一人而已。」[1]洪武十七年(1384)患背疽,洪武十八年(1385)二月卒,追封中山王,武寧。賜葬鍾山之陰。

 

關於徐達之死因,眾說不一。民間流傳徐達功高震主,朱元璋懼之。徐達患有背疽,忌吃鵝肉,朱元璋偏賜蒸(鵝為發物),徐達知朱元璋的意思,流著眼淚把鵝肉吃完,不久毒發而亡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程政鈞--雪狼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